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北京月坛公园游览北京公园交通指南

月坛公园位于西城区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路以南。月坛,原名“夕月坛”,是北京五大祭坛之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秋分祭祀夜神(月)和天上星辰之神的地方,占地120亩。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月坛公园种植了大量的松树和柏树,修复了古建筑。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保存完好。1983年,新建成的景点包括月坛顶,其中包括碑廊、双环月池、广寒桥和嫦娥奔月雕塑。还有天香苑、兰阅阁、越吉阁、双馨阁、桂花阁等景点。种植有价值的观赏树木,如婆罗洲树、吴彤树、石榴树和桂花。“月”的主题被保留了下来,秋天的意境被凸显出来,使它成为北京赏月游览的好去处。

月坛于1955年改建为月坛公园。1969年,公园里建了一座电视塔。1983年,他在外滩修建了天香书院、兰月阁、双馨阁、嫦娥奔月雕塑。1987年,增加了月下老人院和纪念碑墙。

月坛公园分为北公园和南公园。

北公园的主要特点是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整齐的道路。而南园则是一个自然景观园,有岩池和蜿蜒的园路。北公园的建筑主要包括月坛;北门和西门;西厅;南堂;亭子的四角;西院东厅;西院南堂;钟楼;服务大厅等。祭坛是白石城建造的方形露台,朝东,高1.5米,面积13平方米。它被矮墙包围着。墙外有神库、再生亭、祭祀库、钟楼等建筑。

南园又称邀月园或月子园,中间新建一组小花园。南园格局以岩池曲径闻名,盆景常年展出。它由一个五开间的彩绘北房、一个阳台和一面花墙组成。院子里种着桂花,取“月落桂中,云外飘香”之意。它叫天香园,有露天音乐茶室,播放《月光歌》《春江花月夜》等名曲,赏月,举办月光晚会。夜晚,有一个色彩斑斓的音乐声控喷泉,将人们引入“千溶月光花”。在南公园的东北角,有一座长满青松翠柏的小山,山顶有一个开放的大厅,供人们登高避暑纳凉。西北角南面还有一座小山,山上建有一座彩画古亭,叫兰月亭和越吉亭。抬起你的眼睛,俯瞰整个花园。南山北麓有一座精美的小桥,瀑布直泻桥旁的水池。水池里雕刻着一尊名为“嫦娥奔月”的雕像。天香苑南侧有一个开放的草坛,上面放着几只石玉兔,与天香苑一起,寓意着人间“广寒”。

月坛公园的大墙上还有76块200米长的石碑,是现代书法家写的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