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

中国航空博物馆老飞机之家

在唐山下的中国航空博物馆,有200多架老飞机静静地停放着。几乎都有着突出的身份:从新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架“楚交五”到毛泽东的专机;从“抗美援朝英雄”到“两弹”……虽然不能再飞了,但共和国的航天史就靠他们60年的翱翔和翱翔。

现在我来到昌平小汤山脚下的中国航空博物馆。一眼望去,空地上整齐停放着229架飞机,加上各种火炮和雷达,使其成为一个威武庄严的空军基地。

战斗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初学者飞机、无人驾驶飞机、水上飞机、直升机.博物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飞机,只有你不知道的,没有你看不见的。

然而,如果你仔细看,这里的飞机有不同的型号、尺寸和年龄。有些飞机已经斑驳脱落专利皮,相当沧桑。这让人疑惑:还能飞吗?当然不能。另外,我不能放弃这些老飞机——,它们都是国宝!

这个国家航空博物馆建于1989年11月11日,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40岁生日。博物馆成立之初,非常宏伟,在亚洲排名第一。从结束中国造不出飞机历史的楚交五号,到曾经把总理骨灰撒向祖国的运五号,都见证了那些珍贵的历史片段。还有新中国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伊尔-12飞机,投下第一颗氢弹的图-16飞机,现在都停在博物馆里,静静地享受着“两个炸弹爸爸”的光荣经历。这些老飞机伴随着新中国的国防事业走过了60年。虽然大部分都已经不会飞了,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是靠他们推动的,他们在飞升!

然而,我国航空文物的收藏和保护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由于缺乏航空文物保护意识,我国许多具有文物价值的飞机损毁情况令人震惊。比如中国人制造的最早的飞机“凤儒二号”已经不复存在;孙中山先生的老师制造的“乐石闻一号”被大火烧毁;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只留下了一张机身的照片。东北老航校使用的18型107架飞机中,只有一架日本利川九九式55高级教练机幸存。那些年,很多退役的宝飞机都是以几毛钱一斤的废铝屑卖的,很多都是多年的废品,任风吹雨打,所以很多珍贵的飞机都丢失了。直到1989年,这一错误才得到了有效的纠正和补救,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乃至人类做出贡献的“老前辈”们,终于得到了“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感”的应有待遇。

历史要靠实物说话,文学要靠实物印证。然而,在建造之初,收集这些实物展品并不容易。据报道,当时,“一些设备是从青藏高原运来的;一些飞机被从废料堆中挖出来,而另一些飞机被拆解成几大块,运到博物馆重新组装。”。就像世界上最早的涡轮飞机和英国的“子爵”一样,在收集过程中,由于太高、太宽、太长,无法用火车运输,图书管理员将飞机分成几大块,用汽车运回。路上用了17天,行程2000多公里,开创了世界上远距离牵引集运大型飞机的先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