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深挖本土红色文化以“红色引擎”推动全球旅游建设

忙碌是最近两个月丁安木瑞山红军大酒店经理梁振东的关键词。“‘八一’将至,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木瑞山体验红色文化。”7月29日是星期六,他正忙着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016年以来,木瑞山农场公司(原农场)、定安县政府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培养旅游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以“红色引擎”推动全区旅游建设。

红色故事已经成为旅游资源。

“慕瑞山的红色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在人们的故事中变得越来越闪耀。”这个周末,专程从江西赣州来慕瑞山游玩的山女士感慨万千。

红色精神的闪耀得益于木瑞山农场公司和定安县政府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2014年以来,木瑞山农场公司投入10多万元,组织专业人员,通过收集大量史料,实地走访历史见证人,将当地红色故事编成书籍。

2016年,《母瑞红魂》经相关部门审批正式公布。该书按照革命斗争史的顺序,记录了23个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故事。

“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可以把村民熟悉的故事变成文化资源,吸引游客。”乳山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小平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一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

工人成为红色故事的叙述者。

“这是木瑞山的红军池。那一年,18名红军战士死在这里。”在红军塘前,木瑞山农场公司员工梁生动地向游客讲述着红色故事。

虽然梁现在很健谈,但他过去很害羞,更不用说在人前讲革命故事了。去年,为了培养旅游人才,木瑞山农场公司邀请专家到木瑞山,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了梁等36名年轻村民。

“既要采取班级考核,又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现场讲解。”经过系统的训练,梁从一个普通的村民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红色故事评论员。“带一个团可以赚近200元的收入,赶上高峰期。每日灯光解说费五六百元,还可以在解说时向游客传播瑞山妈妈的精神。”

据悉,木瑞山农场公司将继续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发旅游资源,培养旅游人才,提供多种旅游岗位,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吃上家门口的“旅游饭”。

完善设施,丰富旅游体验。

红色旅游的繁荣离不开木瑞山浓郁的文化气息,也离不开定安县和木瑞山农场公司对木瑞山的规划建设。

每顿饭时,红色元素装饰的红军饭店主题餐厅都挤满了游客,每桌的美食都充满了香味。“革命美食”、五色饭、槟榔鸡都是游客喜闻乐见的美食。走进酒店房间,装修大方典雅,配备淋浴设备和空调,墙上挂着红色油画,别具风味。

但是在过去,游客总是面临着无处可吃、无处可住的问题。为了解决游客的吃住问题,慕瑞山农场公司在去年初投入160多万元对原有的招待所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补贴当地农民建设红色民宿,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今年,双方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定安县计划投资8600多万元,恢复红军供销合作社、红军缝纫团、红军交通部门等10处革命旧址,继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同时,木瑞山农场公司将陆续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木瑞山革命根据地还将结合场地建设规划特色体验项目,如让身着“红军装”的游客穿梭其间,聆听红军故事,领取“粮票”吃“革命餐”,模拟战场训练等。从而丰富游客的红色体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