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首都国际机场三大扩建 “第一国门”

不久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竣工验收。这是北京第二个大型民用机场。你知道吗?被称为“第一国家”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6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次大的扩建,见证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

中国首个新民用机场投入使用。

1958年2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宣布,在北京东郊新建一座现代化民用航空机场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从3月1日起暂时使用。所有原本在北京西郊、南苑机场起降的民航航班和包机,都要改在新机场起降。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现代化民用机场。(1958年3月1日,《北京日报》第1版,《北京新建民航机场今天开始临时使用》)。

这个新机场就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启用后,北京航空旅客数量大幅增加,货物吞吐量激增。

第一次扩张:

周总理亲自决定了航站楼的设计方针。

刚建成的时候,首都国际机场只有一个小航站楼,叫南机场楼。原跑道长2500米,宽80米。指挥、通信和导航以及照明导航辅助设备等设备也设置在当前水平。(1979年7月22日,《北京日报》第1版,《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正加紧进行》)。

1965年,机场扩建,跑道延长至3200米,增加6个停车位。

到1970年代,机场的建筑能力和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民航和旅游业的需要。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周总理亲自制定了扩建机场的方案,明确指出航站楼的设计方针是“经济适用、简洁明了”。

机场扩建工程始于1974年10月,并于1980年开放。

新建成的航站楼面积6万平方米,比原航站楼大5倍,高峰时段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1979年10月2日,《北京日报》第1版,《崭新的航空港》)。

站在高处俯瞰航站楼,长方形的主楼与北面的两座卫星楼和南面的车道相连,站在广阔的停机坪上,就像一个展翅的巨型银燕。

为什么这个终端是卫星型的?首都机场建设指挥部负责同志说:“这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系统。”由于飞机的变化、民航客运的快速发展和客流的快速增加,航站楼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带来了乘客步行距离长的问题。为了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出现了卫星航站楼。这个卫星终端在主楼外配备了几个卫星登机休息室,飞机径向停在卫星厅周围。主楼和附属楼通过开放式走廊或地下走廊相连。这种布局便于为飞机服务的各种设施的建设,也节省了停机坪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建或改建的纽约纽瓦克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和日本成田国际机场都采用了卫星航站楼。”

改革开放后,民航业发展迅速,首都国际机场更加繁忙。中国民航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周有60多个国际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飞往世界其他地区。(1982年2月26日,《北京日报》第4版,《我国民航事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第二次扩展:

T2获得了鲁班奖。

1980年1月1日新航站楼启用后,几经扩建,年旅客吞吐量达870万人次。但1998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处于严重超载状态。当时首都国际机场利用仅有7.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及其附属设施,承担了62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每周2700个定期航班的保障。矛盾

1995年10月26日,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工。扩建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工程,其投资金额、建设规模和配套工程均为我国民航建设史上最高。(《北京日报》第一版,1998年6月1日,《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告竣》)。

其中,航站楼是整个扩建的核心工程。新航站楼占地32.7万平方米,大致相当于两座人民大会堂的面积。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吞吐量1万人次,是首都国际机场启用前的两倍。每年飞机起降19万架。新航站楼设有36个登机口、49座登机桥、8个值机岛、168个值机柜台和17组行李提取转盘,配备了国内首个行李自动分拣系统。停车楼占地16.7万平方米,可停放5000辆车。随着各种先进设备系统的应用,北京首都机场步入了世界更先进机场的行列。

这个新航站楼是2号航站楼(T2),而1980年开放的旧航站楼被称为1号航站楼(T1)。

1999年11月1日,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很快创造了亚洲每日进出港航班640架次的纪录。

2号航站楼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停车综合体和东跑道的改造重建还获得了北京市颁发的“长城杯”工程质量奖。(2000年12月3日,《北京日报》第1版,《新航站楼雄姿初露》)。

第三次扩展:

T3建成世界超大型机场行列。

根据预测,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容量要到2005年才会饱和。然而,2001年,记者从首都机场了解到,由于经过的旅客数量快速增长,2号航站楼将在2002年底饱和,比预测时间提前了三年,这是意料之外的。

2号航站楼的设计容量是到2005年达到年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但据统计,1999年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为1860万人次,2000年增加到2169万人次。据估计,到2002年底,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700万。

当时首都国际机场的业务一整天都非常繁忙,几乎没有高峰和低谷。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进一步扩建机场迫在眉睫。一个方案是改造老航站楼;另一个计划是再建一座超大型新航站楼。

而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首都机场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首都机场建设新航站楼势在必行,整个机场在当时的基础上向东或向北扩展是合理的。(2001年7月11日《北京日报》第6版《首都机场 工程质量优良 新航站楼 通过国家验收》)。

2002年11月,邀请100多位专家对机场扩建方案进行评估,最终提交了一份倾向于东扩的方案。(2002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第6版,《起降没有峰谷 提前三年饱和》)。

机场东扩计划包括新建跑道,增加新航站楼等配套设施。扩建后的航站楼设计容量为6000万至8000万人次,当实际吞吐量超过这个数字时,将考虑第二机场。(2002年2月8日《北京日报》第6版《首都机场三期扩建明年启动》)

2004年3月,机场第三次大规模扩建正式启动。2008年2月29日,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竣工投入使用。

T3航站楼总面积98.6万平方米,是T1和T2总建筑面积的两倍。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终端,被称为“巨无霸”。从空中看,T3航站楼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750米,宛如游龙。航站楼顶部是琼庐般的屋顶钢网格,近300个三角形自然采光窗犹如片片龙林。即使白天不开灯,航站楼内部依然非常明亮。

虽然T3航站楼规模较大,但对进出站流程进行了优化,离站或到站旅客只需在航站楼内进行一次楼层间换乘。(2008年2月12日《北京日报》第二版《首都机场东扩方案初定》)

随着两次转场的顺利完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当时亚太地区第一个三个航站楼、三条跑道、两座塔楼同时运营的机场,迈入了世界超大型机场的行列。截至当年4月底,T3航站楼承担了首都机场50%以上的业务量,日均出入境航班600余架次,出入境旅客9万余人次。(2008年4月28日《北京日报》第6版《现代科技与东方神韵交融》)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竣工。

新机场投入使用后,北京将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一城两市”的城市。

事实上,首都国际机场的不断扩建和新机场的建设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世界联系的不断扩大。(侯莎莎)

史料:北京报业集团图文数据库。

张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